# 3.应用层

img

# 一、DNS解析

# 二、HTTP版本差异

# 0.9版本:

1991年。只有GET,只支持纯文本。

# 1.0版本:

1996年。添加POST、HEAD请求,可以传所有格式的文件。可以手动设置Connection: keep-alive,保存长链接

# 1.1版本

1997年。

  • 默认持久连接(keep-alive)
  • 管道机制(在同一个TCP连接里,客户端可以同时发送多个请求,但是会引起队头堵塞)

队头堵塞:HTTP管道化要求服务端必须按照请求发送的顺序返回响应,那如果一个响应返回延迟了,那么其后续的响应都会被延迟,直到队头的响应送达。

  • 新增方法:PUT、 PATCH、 OPTIONS、 DELETE。
  • http协议不带有状态,每次请求都必须附上所有信息。请求的很多字段都是重复的,浪费带宽,影响速度。
  • http1.x在传输数据时,所有传输的内容都是明文,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无法验证对方的身份,无法保证数据的安全性。

# 2.0版本

2015年。

安全高效:http2.0建立在https协议的基础上,高效是因为它是通过二进制分帧来进行数据传输。

  • **帧:**http/2是一个彻底的二进制协议,头信息和数据体都是二进制,并且统称为"帧"(frame):头信息帧和数据帧。
  • **多路复用:**复用TCP连接,在一个连接里,客户端和浏览器都可以同时发送多个请求或回应,且不用按顺序一一对应,从而减少了队头堵塞的问题,此双向的实时通信称为多工( Multiplexing)。(由帧首部的流标识符进行标识。)(实际上,队头堵塞是由HTTP层和TCP层,两个方面引起的,HTTP2.0只解决了HTTP层的对头堵塞。所以HTTP2.0也存在对头堵塞的问题)
  • 服务器推送:HTTP/2 允许服务器未经请求,主动向客户端发送资源,
  • **头部压缩:**引入头信息压缩机制( header compression) , 头信息使用gzip或compress压缩后再发送,包括不会发送重复的字段。

# 3.0版本

HTTP3.0 (opens new window)

截至2021年6月,仍是草案阶段。

弃用TCP (opens new window)协议,改为使用基于UDP (opens new window)协议的QUIC (opens new window)(Quick UDP Internet Connections)协议实现。(为了解决HTTP2.0 的队头堵塞)

  • 0RTT建立连接:第一个数据包就可以发送数据(也就是不需要建立链接)
  • 支持连接迁移:切换网络不需要重连。
  • 无对头堵塞

# 四、HTTP的长链接和短链接的区别

https://www.cnblogs.com/gotodsp/p/6366163.html

# 五、多路复用和长连接的区别

  1. 同一个域名访问同一个文件的多个请求都可以复用一个tcp连接(不用像1.0一样 每次请求都需要重新建立连接)
  2. 依然存在的问题
    1. 多个请求只能被串行处理(数据基于文本,只能按顺序传输);
    2. 访问多个不同的文件依然会建立多个请求。
  3. 多路复用:同一个域名访问多个文件的请求也可以复用一个tcp连接,且多个请求可以被并行处理。
  4. 并行实现原理:http2.0引入二进制数据帧和流的概念(数据帧对每一个数据进行标识,可以不按顺序传输,从而实现并行)

# 六、HTTPS加密过程

  1. 客户端主要向服务器提供以下信息,同时索要服务端的证书
    1. 支持的协议版本号
    2. 一个客户端生成的随机数,稍后用于生成"对话密钥"。
    3. 客户端支持的加密算法
    4. 支持的压缩算法
  2. 服务器回应
    1. 将自己的证书发送给客户端
    2. 私钥由服务端自己保存,不可泄漏。公钥则是附带在证书的信息中,可以公开的。
    3. 证书本身也附带一个证书电子签名,这个签名用来验证证书的完整性和真实性,可以防止证书被串改。另外,证书还有个有效期。
    4. 服务端也需要产生一个随机数发送给客户端。客户端和服务端都需要使用这两个随机数来产生Master Secret。
  3. 客户端回应
    1. 生成一个随机数,如果采用的是RSA加密方式则取出证书中的公钥,生成随机数。该随机数用服务器公钥加密,防止被窃听。
    2. 上面第一项的随机数,是整个握手阶段出现的第三个随机数,它是客户端使用一些加密算法
  4. 服务器的最后回应

1、首先,客户端 A 访问服务器 B ,比如我们用浏览器打开一个网页 https://www.baidu.com (opens new window) ,这时,浏览器就是客户端 A ,百度的服务器就是服务器 B 了。这时候客户端 A 会生成一个随机数1,把随机数1 、自己支持的 SSL 版本号以及加密算法等这些信息告诉服务器 B 。

2、服务器 B 知道这些信息后,确认一下双方的加密算法,然后服务端也生成一个随机数 B ,并将随机数 B 和 CA 颁发给自己的证书一同返回给客户端 A 。

3、 客户端 A 得到 CA 证书后,会去校验该 CA 证书的有效性,校验方法在上面已经说过了。校验通过后,客户端生成一个随机数3 ,然后用证书中的公钥加密随机数3 并传输给服务端 B 。服务端 B 得到加密后的随机数3,然后利用私钥进行解密,得到真正的随机数3。

4、最后,客户端 A 和服务端 B 都有随机数1、随机数2、随机数3,然后双方利用这三个随机数生成一个对话密钥。之后传输内容就是利用对话密钥来进行加解密了。这时就是利用了对称加密,一般用的都是 AES 算法。

5、 客户端 A 通知服务端 B ,指明后面的通讯用对话密钥来完成,同时通知服务器 B 客户端 A 的握手过程结束。

6、服务端 B 通知客户端 A,指明后面的通讯用对话密钥来完成,同时通知客户端 A 服务器 B 的握手过程结束。SSL 的握手部分结束,SSL 安全通道的数据通讯开始,客户端 A 和服务器 B 开始使用相同的对话密钥进行数据通讯。

# 七、简单介绍加密原理?

  1. 客户端生成随机数A,保存本地,同时发送给服务端,告诉那边我支持的加密算法,并索要证书
  2. 服务端生成随机数B,保存随机数A,确定加密算法,并发送证书。
  3. 客户端用浏览器自带的证书进行检验是否过期,合格,从证书中取出公钥,生成随机数C,对C用公钥加密。发送给服务端。
  4. 服务端对加密后的C用他的私钥解密,得到原来的C。
  5. 客户端和服务端用ABC作为下一步通信的密钥,开始对称加密通信。
Last Updated: 6/3/2024, 1:08:34 AM